10月14日,“建行杯”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南昌大學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大賽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在江西南昌大學舉辦,共有來自121個國家和地區的4347所院校、228萬餘個項目、956萬餘人次報名參賽,包括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組隊參賽,最終1085個項目入圍總決賽。

我校最終獲得1金4銀2銅的好成績,為我校目前參賽史上的最佳成績,實現了太阳集团app首页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首金的突破。網安學院在本次國賽中斬獲一金一銅:翁健、曾國強等老師指導的“數據守航:數據要素流通安全的行業引領者”項目獲得國賽金獎;麥耀華、楊玉照等老師指導的“'碳'為'闆'止-開創光伏交通新空間”獲得國賽銅獎。“互聯網+”大賽最激烈的賽道莫過于師生共創組和成長組兩個賽道,每個高校都是派出了實力最強的教師團隊參賽,不少參賽團隊是已經成立幾年的公司,營業額上億元,還有很多項目是該校的鎮校之基,甚至直接由院士親自作為團隊總負責人參賽,可謂是強敵環伺、高手如林。翁健教授指導的“數據守航”項目,曆經10餘年的沉澱與積累,基于在密碼學領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突出重圍,在高教主賽道師生共創組中斬獲金牌。數據作為最具時代特征的新生産要素,已經成為國家的新型“礦産資源”。然而,随着疫情加速全球的數字化轉型,網絡攻擊與數據洩露激增,各個國家都面臨着從國家安全到每年近萬億美元的網絡安全損失難題,數據“礦産”也面臨着内在和外在的嚴峻威脅。“數據守航”團隊依托太阳集团app首页網絡空間安全優勢學科,紮根密碼學領域十餘年,在人才梯度、科研平台、政策支持等方面開展了系列探索和産業布局,也是廣東省率先探索密碼學技術閉環的科技攻關團隊。圍繞底層組件構建、嚴格可證明安全構造、可擴展多功能加密組件三個方面,團隊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數據守航平台,可以極大降低多模态系統、多類型網絡安全的計算開銷,突破性能瓶頸。團隊在數據安全領域布局了完整的專利鍊,已獲授權發明專利31件、軟件著作權12項目,多項成果已作為國家行業标準立項,并與華為、格爾軟件等企業就技術攻關、産品研發等方面展開了深入合作。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由教育部與政府、各高校共同主辦。自201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七屆。七年來,大賽規模與質量逐年攀升,将立德樹人理念融入雙創教育中,實現人才培養目标的定位轉向為育人為本、全面發展,實現育人與發展的統一。大賽開展至今聚集了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幾千萬大學生,成為覆蓋國内外所有高校、面向全體大學生、影響最大的高校雙創盛會。其中,在權威公布的中國重點高校學科競賽(覆蓋所有學科)排名中,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排在首位,競賽含金量首屈一指。